新闻动态
抗日女英雄林心平,被俘后受尽30余种酷刑,牺牲后被扔进硝镪水缸
2011年,在解放军301医院,开国少将徐介藩的妻子张梅,见到了女儿拿来的一张照片,照片上是两位笑容灿烂的八路军女战士,其中就有一位是她自己,看到另一位女战士后她激动的流下了眼泪,说:“这是小梁子啊!”这位女战士,张梅已经有70余年没有见过了,因为这位战士在离开她后不久,便为祖国的明天付出了生命,长眠于地下。
《秋侠传》
这名女战士名叫林心平,如果有人看过连环画《秋侠传》,可能会对她有所了解。林心平是1919年出生的浙江平阳县人,林心平原名叫林秋逸,父亲是林介人,他是当地很有名的中医,为人很正直,为穷人看病往往不收钱,还曾上山为游击队伤员进行救治。在这样的家庭影响下,林心平年轻时就崇拜牺牲的秋瑾烈士,曾改名为林秋侠,想像她一样报效祖国。
林心平16岁时,一二九运动爆发,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,北平学生走上街头,要求政府保家卫国。远在温州师范学校的林心平,也与同学们一起,罢课走上街头呼吁。
国民党当局面对这样的情况,连忙和校方一起对林心平和她的同学们进行威逼利诱,但这些都没能阻止这些爱国学生,喊出国人对要求抗日的呐喊和抗争。此后温州师范学校将林心平开除,这时的林心平入学一年都不到。
林心平决定要和同样被开除的表姐一同上山找游击队参加革命。此后林心平接受了宣传工作,带回了要散发的宣传抗日的传单。
两姐妹回到居住的水头镇,开始发放宣传抗日的传单,这些传单在水头镇引起了很大的反响。国民党当局见到此种情况,马上命令自卫队全城搜捕,最终将林心平两姐妹与林心平的父亲一同抓获。
国民党当局堂而皇之的对林心平进行审讯,想试图让林心平屈服,林心平却很淡然的回答:“宣传抗日有什么罪?”面对这样的回答,国民党当局选择对林心平上刑,想要让林心平退缩,招出背后的“幕后主使”。但林心平毫不畏惧,面对敌人的拷打,林心平只有一句话“传单是我捡来的”。
在牢狱之中的一个月,敌人用尽了手段也没能让林心平屈服,到了开庭审判那天,林心平站在法庭上义正言辞的阐述了应该一致对外进行抗日的道理,法官也被说的有些动摇。
经过我党地下人员的营救,林心平得到释放。林心平被释放后,在家呆了一天便离开了,林心平的妹妹林秋芳回忆,那天晚上她挨着姐姐睡,“看到她的大腿和手臂上都是淤青”,第二天醒来,林心平就已经离开了家。
参加革命 屡立战功林心平就此上山参加了浙南红军游击队,化名为梁玉。当时闽浙边临时省委和中央刚刚恢复了联系,有一份很秘密的文件需要送到上海,转给中央。这个任务落到了林心平的肩膀上,林心平年龄虽小,但她仍然是接受了任务。
林心平此后一路上避开敌人的巡查,专走崎岖的山路,最终从温州坐船来到了上海,将那份秘密的文件送达。
组织考虑到林心平的年纪还小,让她再孤身回去很容易有危险,并且林心平完成任务,可见革命信念很强,就将林心平留下参加了地下工作,林心平也在同年加入了我党。
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经过几个月的激战,上海沦陷,日军占领了上海。林心平撤到了延安,来到了抗大学习。
林心平化名为“梁玉”,就在此认识了张梅,这也是张梅叫她“小梁子”的原因,两人同为抗大第三期,在学校进行学习,住在同一个窑洞中,林心平人缘很好,热情活泼,大家都很喜欢她,张梅也不例外,两人无话不谈,那张照片就是两人在一起散步时,偶然拍下的。
张梅回忆起林心平称她“很爱读书,学习也很刻苦,军事训练往往她都是一身的泥土”,林心平努力地学习,提升很大。
林心平此后被组织安排任务,要离开延安了,此时离她刚来延安,还不到一年。张梅知道她要走,也知道组织有安排,自己不能多问,但让张梅没有想到的是,有些人一别,竟是永远。
与张梅在延安抗大合影于1938年春
1938年,林心平离开了延安,来到了武汉中共中央长江局工作,改名为林心平,负责抗日宣传工作,中共中央长江局此后于同年10月撤销,东南分局改为东南局,从南昌到皖南与新四军一同办公。林心平也来到了东南局的妇女部进行工作,后调到了陈毅手下担任新四军文工团的副团长,进行抗日宣传工作。
同年的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组建了“忠义救国军”,武汉此时在招募“战地服务团”人员,吸引了很多爱国青年加入。组织派林心平打入“战地服务团”,进行宣传抗日主张,此后“战地服务团”的军统特务大肆制造与我新四军的摩擦,而林心平则毫不畏惧地揭露敌人的阴谋,很多爱国青年因此思想觉醒,对国民党制造摩擦的行为表示愤怒,林心平带领部分的“战地服务团”青年离开,加入了我新四军和当地游击队。
到了1940年,国民党顽固派又大肆制造摩擦,想挑起事端。派国民党40师特务营进驻游击区中心,修建炮楼,征收钱粮,制造摩擦。
1938年春,林心平(中)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组织安排林心平打入特务营,林心平扮作失学青年,很快就取得了营长李明的信任,当上了文化教员。林心平知道李明有习惯,每次部队出操后,李明都会出去到当地的乡长家去。林心平就为李明建议,让部队出操后,组织唱歌,提升士气。李明不疑有他,很快就答应了。
林心平与组织取得联络后,新四军派出队伍,潜伏在特务营周围。部队出操,李明一走,敌人因为唱歌都还在一起。我军很快就包围了敌人,没有浪费一枪一弹,就将特务营解决。
皖南事变后,林心平来到后来的金坛县抗日民主政府,担任了县政府的文教科科长,在此与县长诸葛慎互相爱慕,两人结为伉俪。
好景不长,同年夏天国民党保安第9旅投降了日军,变成了伪军,进驻长滆。大肆对我抗日部队进行袭击。而在官林地区的伪军头目吴苏,则勾结地方的恶势力,对百姓进行残害。为了与伪军做斗争,组织任命林心平为官林区区长,林心平离开了自己的丈夫诸葛慎,来到了官林地区,鼓舞群众斗志,团结群众与日伪军进行斗争,吴苏得知后派出特务不断搜捕林心平。
烈士不幸被捕 宁死不屈1942年,林心平生下一个男孩,由于当时条件艰苦,生育环境不好,林心平生产后得病,组织上安排她在金坛县的儒林镇的“树德堂”进行治疗。
“树德堂”的老板储凤梓,支持革命,因此对林心平多加照顾。到了7月,“树德堂”的一位经理何德贵,得知此消息,想要得到钱财,他便要挟老板储凤梓,向他勒索钱财,但遭到储凤梓的严词拒绝。何德贵便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伪军头目吴苏,举报了“树德堂”中藏有新四军战士。
储凤梓知晓伪军快要到“树德堂”时,马上安排林心平转移,林心平烧毁文件时,日伪军冲了进来,林心平拿出手枪,开枪击中3名伪军,但子弹很快就被消耗完了,林心平与储凤梓及为她看病的大夫都被捕了。
林心平被捕后,吴苏多次审问林心平,想诱使她让她的丈夫诸葛慎归顺,诸葛慎当时不仅是县长,并且还是新四军16旅47团的团长,乌苏想利用林心平使我新四军瓦解。但识破敌人奸计的林心平反而对吴苏严厉斥责,说他是民族的败类。
吴苏此后拿林心平没有办法,气急败坏的吴苏将林心平交给了日军。诸葛慎得知妻子被捕,心急如焚,得知林心平被日军重兵关押,多次带队想要营救,但未能成功。
日军为了让林心平屈服,对她严刑拷打,用了30余种酷刑,林心平被打得遍体鳞伤,日军想要让她说出组织秘密,叛变组织,但林心平毫不屈服,强忍痛苦对日军大骂。日军看到此情形,知晓无法从她的口中得到任何关于新四军的线索,残忍地将她杀害。
那是8月上旬的一天,日军将林心平残忍杀害,林心平牺牲时年仅23岁,日军为了销声匿迹,将林心平烈士的遗体扔进了硝镪水缸进行销毁。
林心平烈士生下的那个孩子,曾被寄养在了当地百姓家,后因日寇搜捕,送到了诸葛慎外甥家,但不久就因为伤寒不幸逝世了。
解放后,诸葛慎没有忘记妻子林心平,他经过多次核查,确认当年曾迫害林心平烈士的汉奸吴苏等人,都已得到了应有的惩罚,林心平烈士的在天之灵相信可以得到告慰了。
1955年,宜兴县在林心平烈士就义的地方立碑为林心平烈士纪念,建立了烈士陵园。当地的群众每年都有人到烈士陵园凭吊。
林心平烈士用生命换来了祖国的今日,我们应当好好珍惜,努力发展,建设好更美好的祖国。
吴苏国民党诸葛慎林心平张梅发布于:河南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上一篇:没有了